教务处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学校首页 | 首页 | 部门简介 | 专业建设 | 课程建设 | 学科与技能竞赛 | 资料下载 | 制度政策 

  当前位置:文章正文  
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新工科建设方案
2024-05-23 08:50   审核人: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加快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建设,赋能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助力科教兴市、人才强市等“十项行动”,根据《天津市全面深化普通高校新工科建设行动方案》精神,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天津重要讲话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主动迎接新一轮产业变革对未来工业和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机遇和挑战,紧紧围绕市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和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新要求,深化工科人才培养改革,提高工科人才培养质量,着力培养一批国家战略和天津重点产业发展急需的高素质、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为“一基地三区”和“五个现代化天津”建设提供智力支撑和人才保障。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立德树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工科人才培养,全面提升学生的政治意识、道德品质、人文素养,着力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大国工匠精神和科学家精神的卓越工程人才。

(二)坚持交叉融合。聚焦科技前沿和关键领域,打破学科专业壁垒,促进学科交叉融合与跨界整合,将产业前沿的新知识、科学研究的新成果、驱动发展的新技术等融入课堂教学,优化新工科专业课程体系,努力构建工科教育新形态。

(三)坚持协同育人。深化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推动学校主动对接和服务国家及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完善高校、行业和企业等多主体协同育人机制,整合多主体创新要素和资源,共建产学研深度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四)坚持质量为本。贯彻落实“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培养理念,不断迭代创新新工科建设的模式和途径,积极推进工程教育认证,实施新工科引领的质量革命,建立完善高阶质量保障体系,逐步形成中德质量文化。

三、行动目标

充分发挥新工科建设的示范引领作用,对学校全部工科专业进行全面系统改造重塑升级,力争通过四年的建设,打造15个校级产教融合型品牌专业,构建30门级新工科项目式课程,编制30级新工科新形态教材,培育15级新工科教学名师(含5位新工科青年教学名师)、10位校级产业导师15级新工科教学团队,建设10级新工科虚拟教研室5级教学创新工作室,建设15级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新工科实践教学基地,建设10个校现代产业学院,产出一批体现新工科导向的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创新成果。至2027年,学校工科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高,学校面向区域产业的技术创新服务能力显著提升,为天津市优势产业和战略新兴产业发展提供更有力的工程人才支撑。

四、行动内容

(一)新工科思政铸魂育人。推动工科专业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注重思政教育、科学教育、人文教育、工程教育深度融合,立项建设30个级新工科课程思政示范项目,强化工科学生的家国情怀、国际视野、法治意识、生态意识等。

(二)新工科专业重塑升级。围绕国家战略和天津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要求,对接天津市12条重点产业链,主动对接产业发展需要,吸引更多的优质企业深度参与专业建设,在培养目标、内容体系、支撑平台等方面开展系统改革和建设。至2027年,认定15个对区域经济和产业发展有较强支撑作用的校级产教融合型品牌专业。

(三)新工科课程体系建设。推动各专业广泛实施项目式教学,构建以课程项目、专业综合训练项目、专业创新训练项目和毕业设计项目为主干的工科教育课程体系。加大课程整合力度,推进跨专业、跨学科融合,立项建成30门级新工科项目式课程。

(四)新工科新形态教材建设。推动各专业充分使用新技术、新工具、新标准,与企业合作开发建设新工科新形态教材,共同探索将自主可控技术、真实产业案例、典型解决方案等融入教材,持续提升教材质量。立项支持建设30级新工科新形态教材,为新工科建设走深走实提供有力支撑。

(五)新工科师资团队培育。引导教师通过参与企业科研创新、生产技术革新等加强工程实践锻炼,选聘一批企业高管、技术骨干到学校担任产业导师或授课教师。定期开展新工科师资培训活动,为实施项目式教学的教师提供系统性的指导。每年举办教师教学创新大赛,推动教学创新。建立跨学科、跨学校、跨行业、跨区域的虚拟教研室,开展教学研究工作。培育15级新工科教学名师(含5位新工科青年教学名师)、10个级产业导师、15级新工科教学团队,建设10校级新工科虚拟教研室、5校级教学创新工作室。带动引领一大批工科教师自觉革新教学理念、更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法,努力打造一支适应新工科专业要求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六)新工科实践教学平台建设。建立专业创新、校内交叉的校级新工科实践平台15个,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建立校企深度融合的校级毕业设计新工科实践平台1个,提高学生“真刀真枪”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建设校级创新创业新工科实践平台1个,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建设15个左右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校级新工科实践教学基地,促进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有机结合。

(七)新型协同育人模式建设。深化科教融汇、产教融合的协同育人模式改革。联合科技领军企业,以关键技术攻关为牵引开展项目研究,并将项目成果引入教学过程。推动企业深度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校企双方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开发课程、共同实施教学过程,运用优势特色学科专业资源,建设10个行业特色鲜明、与产业联系紧密的现代产业学院和特色化示范性软件学院等校级专业特色学院。

(八)新工科理论与实践研究。充分发挥新工科教育联盟作用,建设高水平新工科教育理论研究团队,每年立项支持10个校级新工科教育研究与改革项目,开展新工科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探索工程教育的新理念、新标准、新模式、新方法、新技术、新文化,为新工科教育提供理论支撑。

(九)新工科教育质量保障。以新工科教育质量评价体系为标准,定期组织对各专业新工科改革建设进展情况和质量开展评价,将评价结果作为重大项目申报、经费支持等依据,构建学校新工科教育质量保证体系。

五、组织保障

(一)强化组织领导。成立学校新工科建设领导小组,全面负责新工科建设的总体设计、统筹协调、整体推进、资源配置和条件保障。优化校内协同联动工作机制,明确职责分工,建立任务台账,确保建设工作有序推进。

(二)加大建设投入。统筹各方资金资源,支持新工科试点建设,加大对专业、课程、教材建设和师资培训、教学改革等专项经费投入,学校将根据行动开展情况,对本方案中涉及的重要项目给予鼓励性支持。

(三)加强宣传推广。每年举办新工科建设论坛或推进会,总结建设经验和成效,定期发布阶段性工作进展,推出一批标志性建设成果,对典型案例进行宣传和推广。

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

2024年5月

关闭窗口
质量工程专栏  

 

* 教务管理平台
* 学籍学历查询

© 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 教务处
联系电话:022-28776658  邮编:300350
 地址:天津市海河教育园区雅深路2号